与TSI的关系及接口,fsss

 2.2 与TSI的关系及接口

 TSI完成对汽轮机某些本体数据的连续监视,并进行综合判断,将判断结果送至DEH显示、记录、监视或送至ETS跳闸汽轮机。因此,TSI侧重于对参数的监视、判断,ETS则侧重于执行TSI输出指令。ETS与TSI的主要接口信号:

 (1)汽轮机110%超速跳闸信号。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某些汽轮机组的ETS采用PLC控制,通常在DEH和ETS中均设置汽轮机110%电超速跳闸保护,而其它汽轮机制造厂生产的汽轮机一般在DEH和TSI中设置汽轮机110%电超速跳闸保护。两种超速保护测速通道都有3路,在各自系统内按三取二逻辑设计。此外,为了区分应将ETS或TSI中的汽轮机110%电超速保护定值与在DEH中的汽轮机110%电超速保护设置为不同定值。

 (2)轴向位移大跳闸汽轮机信号。轴向位移大跳闸汽轮机信号的逻辑判断在TSI中实现,由于ETS容量有限,该信号一般在送至ETS前综合为1个或2个信号。在调试中为了保证信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轴向位移大跳闸汽轮机逻辑可考虑2种设置:

 (1)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汽轮机一般配置4个轴向位移测量装置,左右侧各2个,同侧的2个上下布置,这时可设为二或一与逻辑判断,即同侧测量信号进行或逻辑运算再与另一侧的逻辑运算结果相与。

 (2)其它汽轮机制造厂生产的汽轮机一般配置2个轴向位移测量装置,左右侧各1个测量装置,这时可设为与逻辑判断。

 (3)机组振动大跳闸汽轮机信号。机组振动测量装置配置为:每个轴承2个轴振动信号或2个轴振动信号和1个轴瓦振动信号,振动大跳闸汽轮机信号的逻辑判断在TSI中实现。在调试中发现不同电厂对此项保护的逻辑判断要求不同,但综合考虑汽轮机制造厂的要求和振动信号的可靠性,轴瓦振动一般不作为振动大跳闸汽轮机的逻辑判断。由于ETS容量有限,机组振动大信号一般在送至ETS前综合为1个或2个信号。

 (4)差胀大汽轮机跳闸等信号。

 2.3 与FSSS的关系及接口

 (1)MFT信号送至ETS,实现炉跳机功能。根据软硬件冗余的原则,该信号建议设置为两路,一路经过FSSS逻辑判断由继电器输出,另一路由MFT硬跳闸柜输出。ETS按二取一逻辑判断设计。

 (2)汽轮机跳闸信号送至FSSS,实现机跳炉功能。该信号应设置为三路,该三路信号应从ETS的不同继电器或不同卡件输出。FSSS按三取二逻辑判断设计。

 2.4 与发变组保护系统的关系及接口

 发变组保护系统的功能是在机组电气设备及电力系统发生异常和故障时能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将事故和异常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发电组保护系统与ETS的主要接口信号:(1)发电机跳闸信号送至ETS,实现电跳机功能。每个发变组保护柜均需输出信号至ETS,ETS按信号的数量进行逻辑判断设计。

 (2)汽轮机跳闸信号送至发变组保护系统,实现机跳电功能。

 下为惠电锅炉及汽机主保护供参考:

 锅炉保护:

 (A) 全火焰丧失0s 脉冲

 (B) 炉膛压力高+1960 Pa(三取二)

 (C) 炉膛压力低-1960 Pa(三取二)

 (D) 汽包水位高+250 mm (三取二) 延时3s

 (E) 汽包水位低-300 mm (三取二) 延时3s

 (F) 两台送风机跳闸

 (G) 两台引风机跳闸

 (H) 两台一次风机跳闸且无油枪运行

 (I) 失去全部燃料

 (J) 炉膛风量《30%

 (K) 两台空气预热器停运

 (L) 火检冷却风压力低低低≤6.7kPa (三取二)延时5min

 (M) 汽轮机跳闸s 脉冲

 (N) 脱硫系统故障跳闸,旁路门未开

 (O) 手动MFT

 (P)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电源丧失延时s汽机保护

 (A) 发电机保护动作。

 (B) MFT 动作停机。

 (C) DEH 停机。

 (D) 手动(就地)停机。

 (E) 轴向位移超限(+1.2mm 或-1.65mm)(三取二)。

 (F) 凝汽器真空低低(-80.3kPa)(三取二)。

 (G) 润滑油压力低低(0.0392MPa)(三取二)。

 (H) EH 油压力低低(7.8MPa) (三取二)。

 (I) 超速停机(电超速3300,机械超速3330rpm)(三取二)。

 (J) 任一轴X、Y 向振动大(0.25mm)且相邻轴X、Y 向振动大(0.127mm)报警延时3s。

 (K) 主、再热汽温度异常下降。(10 分钟主、再热汽温从额定温度下降50℃或10℃/min)

 (L) 高中压缸胀差超限(+6.5mm 或-3.5mm)停机。

 (M) 低压缸胀差超限(+15mm)停机

 (N) 汽机已遮断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